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从轧钢工人到制冰师,刘博强的“冰火”转变(2)

来源:轧钢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1月22日 00:23:1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新京报: 据说全世界范围内,最顶级的制冰师不超过20人。你是如何在短时间内“速成”制冰师的? 刘博强: 我刚到首钢冰壶馆工作时负责清理冰面,真

新京报:据说全世界范围内,最顶级的制冰师不超过20人。你是如何在短时间内“速成”制冰师的?

刘博强:我刚到首钢冰壶馆工作时负责清理冰面,真正负责制冰作业的是加拿大顶级制冰师吉米的团队。为了能尽快上手,我背着40多斤的“打点”壶在马路上练习“打点”,练了好几个月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吉米因团队缺人临时安排我“打点”,成功之后,吉米这才让我正式上冰。后来我的很多经验,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。为了和他更好地交流,我起初还认认真真学了几个月英语。

有一段时间,我都不愿意离开他。因为平时按部就班的工作,很多问题是看不到的。但当问题突然出现的时候,吉米会灵光一闪,利用丰富的经验快速解决问题。我每次都很惊叹原来还可以这样处理,就快速记录下来。到目前为止,我已经记录了两三本“武功秘籍”。

新京报:你真正可以“独当一面”是什么时候?

刘博强:吉米是首钢冰壶馆的主制冰师。去年遇到了突发情况,他年过九旬的母亲病了,他便提前解除合同回国了。然而,由于合同结束,他团队里的中方人员也结束工作离开了。当时,首钢冰壶馆制冰的任务落在了我一人身上。

去年11月,国家队在水立方训练,挑战队在另一块冰场训练,两个队回首钢冰壶馆比赛。以往是吉米给我安排工作,我不用考虑太多,照做便是。这次挑战赛是现场直播,我又负责六轮比赛中第一轮(周)的制冰工作,压力非常大。

头一次做主制冰师,我有点惶恐,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,要把所有事情都考虑到,但更多的是兴奋,我终于要把3年来学到的内容都用上了。我把之前总结过的经验拿出来看,反反复复琢磨。冰面的质量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。最终,运动员的反馈也让我觉得很欣慰,他们说,冰面非常稳定。

新京报:作为制冰师,你需要做什么来维持冰面的稳定?

刘博强:制冰期间,我要随时检查制冰系统的数值,观察室内外湿度和温度,记录冰场的厚度、平整度和滑度,对冰场进行维护。

如果比赛过了中场,冰面的滑度和弧线发生变化,也就是场地不稳定的话,对运动员的影响是很大的。其中,冰面温度肯定会随着运动员的运动、观众的多少、季节的变化等发生变化,所以我还要判断冰场的实时情况,调整制冰系统的参数。

比如室内灯的开放时间也会影响冰面温度,所以提前一两天,我就开始观察和测试室内灯对场地的影响。另外,修冰和“打点”也要做到尽善尽美。

新京报:现在你经常在冰场工作,会觉得冷吗?

刘博强:目前,冰壶馆恒温在12摄氏度至15摄氏度,冬天还是挺舒服的,我穿上羽绒服在里边不觉得冷,一干活儿还会微微出汗。

但是夏天比较难受,因为温差太大了,室外三十五六摄氏度,湿度也高,一身汗粘住了衣服,再进室内冰场,汗一下就没了,特别容易伤风。所以我常备着霍香正气水。

新京报:对于冬奥会,你有何期待?

刘博强:无论最终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冬奥会,我都觉得非常荣幸,这段经历也将成为我珍贵的回忆。我希望通过举办冬奥会,大家可以总结更多的制冰经验,提升制冰技术,更好地服务保障我国的冰雪运动。

另外,在和运动员打交道的过程中,我目睹了他们训练的辛苦,我由衷地希望中国的奥运健儿能突破自己,取得好成绩。

新京报记者 张璐

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危卓

文章来源:《轧钢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agang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122/425.html



上一篇:【我在中国看冬奥】从轧钢工人到制冰师 刘博强
下一篇:轧钢热轧与冷轧区别 轧钢中可应用的智能测量仪

轧钢投稿 | 轧钢编辑部| 轧钢版面费 | 轧钢论文发表 | 轧钢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轧钢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